水调歌头

可之有,因赋是词付何琮,俾歌之以侑一醉。
雪霁春已半,露重午方暄。一筇挂上高绝,便觉眼前宽。指点数家楼阁,检校一村花柳,绿水接青烟。峦岫竞围绕,风日更清妍。
闹媒蜂,纷使蝶,菜花繁。少年正尔行乐,谁复顾华颠。自有此丘此坂,那得游人箫鼓,暖响出中天。归步不妨晚,恰则月初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雪后初晴的乡村画卷,充满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上半部分写景: 开头点明时间——雪后初晴的仲春正午。诗人拄着竹杖登上高处,顿觉视野开阔。远处可见几处楼阁,近处能细看村里花柳,青绿的河水与炊烟相接。群山环抱中,微风和煦,阳光明媚。这里用"挂"字形容拄杖登山,显得轻松惬意;"检校"一词把赏花观柳写得像在清点宝贝,充满生活趣味。

下半部分抒情: 菜花田里蜂飞蝶舞,少年们正尽情游玩。诗人感叹:这样美好的山水本该有游人如织、乐声喧天的热闹,但此刻却格外宁静。不过没关系,就算晚归也无妨,正好能看见天边那一弯新月。这里"华颠"(白头)与少年形成对比,暗含岁月流逝的感慨,但整体仍保持豁达心境。

全词亮点: 1. 动静结合:既有静景(山水楼阁),也有动态(蜂蝶飞舞) 2. 色彩明快:雪白、菜花黄、绿水、青烟构成鲜亮画面 3. 生活哲学:透露着"美景不必凑热闹,独享也有滋味"的智慧 4. 时间设计:从正午阳光写到新月初升,暗含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发现平凡生活之美的心态——不需要盛大场面,一根竹杖、一片菜花、一弯新月,就足够让人心生欢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