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怨
春闺无人春日长,莺声恰恰啼垂杨。
美人睡起倦梳洗,芳容娇褪梅花香。
绿云鬅鬙钗半亸,蛾眉蹙处开愁锁。
绣奁尘掩秋月辉,口脂红淡樱桃颗。
玉笙何处吹伊凉,紫骝骄嘶隔粉墙。
停针懒刺双鸳鸯,倚栏踌躇空断肠。
守宫点腕红凝血,一寸芳心万愁结。
宜男正开郎不归,东风满地梨花雪。
美人睡起倦梳洗,芳容娇褪梅花香。
绿云鬅鬙钗半亸,蛾眉蹙处开愁锁。
绣奁尘掩秋月辉,口脂红淡樱桃颗。
玉笙何处吹伊凉,紫骝骄嘶隔粉墙。
停针懒刺双鸳鸯,倚栏踌躇空断肠。
守宫点腕红凝血,一寸芳心万愁结。
宜男正开郎不归,东风满地梨花雪。
现代解析
这首《春闺怨》描绘了一位深闺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与哀愁,通过细腻的画面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
场景与氛围: 诗歌开篇就营造了一个安静又漫长的春日景象——闺房里空荡荡的,只有垂杨边的黄莺在啼叫。阳光慵懒,时间仿佛停滞,暗示女子百无聊赖的生活状态。
女子的形象: 她刚睡醒,懒得梳洗,容颜像褪色的梅花一样失去了光彩。头发松散,发钗歪斜,眉头紧锁,连梳妆盒都落满了灰。这些细节生动刻画出一个无心打扮、郁郁寡欢的女子形象。她的嘴唇不再红艳,就像樱桃褪去了颜色,暗示她因思念而憔悴。
孤独与思念: 远处传来的笙声和骏马的嘶鸣(可能是情郎的象征)隔着墙传来,更勾起她的愁绪。她停下手中的刺绣(鸳鸯象征爱情),倚栏发呆,内心充满痛苦。手腕上的“守宫砂”(象征贞洁)红得刺眼,反衬她无人陪伴的寂寞。
季节与情感的呼应: 结尾的“梨花雪”是点睛之笔——本应象征纯洁美好的梨花,在这里却像雪一样冰冷,暗示女子的青春和爱情如同被风吹散的梨花,空留一地凄凉。而“宜男”(一种花草,古人认为能祈子)盛开时情郎未归,更强化了她对团圆无望的绝望。
诗歌的魅力: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多伤心”,而是通过春日景物、女子慵懒的动作、闺房里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她无法言说的孤独。这种含蓄的表达,比直白的哭诉更打动人。诗人用“梅花香”“樱桃颗”“梨花雪”等柔美意象,将女子的哀愁与自然融为一体,读来既有画面感,又余韵悠长。
姚纶
姚纶,字允言,本姓卞,浙江嘉善人。为诗清丽有思致,书法得晋人体,隐居教授。有梦草集。《嘉善县志、嘉禾徵献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