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介南迁五首

郁郁炎海旁,气蒸雾露毒。
得罪入投畀,幸贷吭颈戮。
彼心学圣贤,於义无不足。
奈何角主威,未尝有是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送唐介南迁五首》是宋代诗人李师中创作的一组诗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朋友唐介被贬南迁的同情和愤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

首先,诗的开头“郁郁炎海旁,气蒸雾露毒”描绘了南方的炎热和潮湿环境,暗示了唐介被贬到南方的艰苦生活。这里的“炎海”指的是南方炎热的海滨地区,而“气蒸雾露毒”则形容那里的气候不仅炎热,还充满了湿气和有毒的雾气。

接下来,“得罪入投畀,幸贷吭颈戮”表达了唐介因为得罪了权贵而被贬,但他幸运地逃过了更严重的惩罚,比如死刑。这里的“投畀”指的是被流放,而“贷吭颈戮”则意味着免于死刑。

然后,“彼心学圣贤,於义无不足”这里诗人称赞唐介的品德和学问,说他学习圣贤之道,在道义上没有不足。这句话表达了对唐介高尚品德的赞扬。

最后,“奈何角主威,未尝有是辱”诗人感叹,尽管唐介有如此高尚的品德和学问,却因为触怒了权贵而遭受了这样的屈辱。这里的“角主威”指的是与权贵对抗,而“未尝有是辱”则表达了对唐介遭受不公待遇的愤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唐介被贬南迁的艰苦环境,赞颂他的高尚品德,同时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朋友遭遇的同情。诗人通过这些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唐介的不幸和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正义的追求。

谢景初

(1020—1084)杭州富阳人,字师厚,号今是翁。谢绛子。仁宗庆历六年进士。知余姚县,禁民私煮盐,以增课税;又筑海塘以御潮。历通判秀、汾、唐、海诸州,迁湖北转运判官,成都府提刑。神宗熙宁初,上疏反对青苗、免役等法,遭劾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有《宛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