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四月上浣避难将赴闽省作
人生所难堪,莫如离别语。
况当乱离间,远行更悲楚。
我生偏不辰,逢天方殚怒。
寇警已八年,一朝竟难禦。
兵燹遍乡闾,何地称乐土。
重闱向我言,汝无兄弟苦。
走避宜早思,南闽尚安堵。
适彼且依刘,莫惜寄人庑。
休惮跋涉劳,余其早送汝。
二老已八旬,扶杖形伛偻。
吾亲亦始哀,家计艰弥补。
乱离忽远行,各自动悲怃。
愁儿年齿弱,忧儿道途阻。
一一代踌躇,片时萦万绪。
家贫挐眷难,江村权避处(时全家避居北乡吴墅。)。
未知儿行后,一家更何所。
言及增酸辛,吞声不能吐。
呜咽前致辞,骨肉有时聚。
长吁竟出门,出门泪如雨。
况当乱离间,远行更悲楚。
我生偏不辰,逢天方殚怒。
寇警已八年,一朝竟难禦。
兵燹遍乡闾,何地称乐土。
重闱向我言,汝无兄弟苦。
走避宜早思,南闽尚安堵。
适彼且依刘,莫惜寄人庑。
休惮跋涉劳,余其早送汝。
二老已八旬,扶杖形伛偻。
吾亲亦始哀,家计艰弥补。
乱离忽远行,各自动悲怃。
愁儿年齿弱,忧儿道途阻。
一一代踌躇,片时萦万绪。
家贫挐眷难,江村权避处(时全家避居北乡吴墅。)。
未知儿行后,一家更何所。
言及增酸辛,吞声不能吐。
呜咽前致辞,骨肉有时聚。
长吁竟出门,出门泪如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在战乱时期,一个家庭被迫分离的悲伤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首先,诗人开篇就点明了人生的最大痛苦莫过于离别,尤其是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他感叹自己生不逢时,遇到了天灾人祸。八年的战争让家乡饱受摧残,无处可安。诗人通过这样的背景描述,为后面的离别场景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接着,诗人描述了家中长辈对他的叮嘱。长辈们劝他尽早离开,去南方寻求安全之地,不要害怕旅途的辛劳。虽然长辈们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他们依然为他的安危操心。诗人在这里展现了对家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忧虑。
然后,诗人描写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绪。他担心自己年纪轻轻,路途艰险,也担心家中的亲人。想到家贫如洗,全家人都只能暂时避居他乡,诗人心中充满了无奈和辛酸。他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默默地流泪。
最后,诗人用“呜咽前致辞,骨肉有时聚”来表达他对未来的希望。尽管眼前是分离的痛苦,但他相信终有一天骨肉会再次团聚。然而,当他真正走出家门时,泪水却如雨般落下,显示了他内心的无限悲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对亲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的情感真挚动人,让读者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苦难和无奈。同时,诗中对未来的希望也让人看到了一丝光明,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