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关于"龙隐岩"的神奇传说,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和神话色彩。
前两句写岩石的来历:一条神龙在这里盘踞了不知多少年,后来飞走时穿山而过,留下这万丈深渊。诗人用"龙蟠"形容岩石的形态,用"万仞渊"夸张地表现岩洞之深,把静态的岩石写得活灵活现。
后两句笔锋一转:如今这条龙正在普降甘霖造福四方,后人只能望着它留下的蜿蜒痕迹想象它的风采。这里既暗含对龙王行云布雨的赞美,又透露出几分物是人非的感慨。
全诗最妙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把岩石的天然形态想象成龙飞走后留下的痕迹,既写出了景点的神奇传说,又暗喻着造福百姓的精神永远流传。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让普通的山岩平添了神话色彩和人文内涵。
王迤祖
王迤祖,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孝宗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曾游龙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