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岁晚寄莱芜田同年(鲠,字直儒)

西北东南邑,相望叹索居。
音尘路千里,契阔岁三除。
薄宦随群众,平生愧拙疏。
茂陵将谢病,中散不便书。
燕泽归鸿尽,东山晚雪馀。
江湖劳梦寐,风土污簪裾。
尘卷吾成癖,囊诗子富储。
孤怀吟剑锷,旧迹梦昆墟。
今古看毫发,功名剩赘疽。
何时拂衣去,相与醉鲈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祁写给老朋友田鲠(字直儒)的一封信式作品,主要表达了三个核心情感:

1. 孤独与思念 开篇就像打开地图软件看距离:"咱俩一个西北一个东南,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孤独"。用"音尘路千里"形容彼此失联已久,连朋友圈点赞都隔了三个春节("岁三除"),现代人完全能get这种老友渐行渐远的惆怅。

2. 职场倦怠 中间部分简直是古代版"打工emo日记":说自己像社畜随大流上班("薄宦随群众"),能力配不上岗位("平生愧拙疏"),甚至想学司马相如请病假("茂陵将谢病")。最扎心的是"功名剩赘疽"——把官职比作皮肤上多余的肉瘤,这种职场PUA的既视感太真实了。

3. 归隐渴望 结尾发出灵魂呐喊:"什么时候才能辞职("拂衣去"),咱俩涮着鲈鱼火锅喝到断片?"用"醉鲈鱼"这个美食意象,把抽象的归隐梦想变得馋人又接地气。

艺术手法上,诗人很会玩"古今混搭":既有"归鸿""东山"这类传统意象,又突然插入"囊诗子富储"这种凡尔赛文学——表面夸朋友诗写得好,实际暗示自己才是真·文艺青年。最后"尘卷吾成癖"到"旧迹梦昆墟"四句,简直是文艺中年回忆杀:藏书成瘾、写诗炫富、对着剑柄发呆、梦里重回青春,每个细节都精准戳中文青痛点。

全诗最厉害的是把中年危机写得既丧又美:职场受挫像"晚雪馀",理想不灭如"吟剑锷",最终在鲈鱼酒的烟火气中找到治愈。这种"一边吐槽生活,一边热爱生活"的矛盾感,正是跨越千年的共情密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