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蚕蛾破茧而出、交配产卵的生命过程,充满自然趣味和生命哲思。
前四句像一组生动的特写镜头:刚破茧的蚕蛾像蝴蝶一样轻盈飞舞("如蝶栩栩然"),找到伴侣后翅膀闪着细密鳞粉("得偶粉翅光"),产下的卵像金色小米粒般圆润可爱("散子金粟圜")。这里用"粉翅""金粟"这些日常可见的事物,把蚕蛾的生理特征写得既美丽又亲切。
后四句转入对生命循环的思考:蚕卵要经历漫长岁月("岁月判悠悠"),但能保证蚕种代代延续("种嗣期绵绵")。最后两句特别有意思:古人会把产完卵的蚕蛾放生到远处水里,这个看似温柔的举动,其实暗含科学智慧——避免近亲繁殖,确保来年蚕宝宝健康("早归属明年")。
全诗妙在把科普知识写成优美的田园诗,通过观察小昆虫,传递出对生命繁衍的惊叹。蚕蛾短短几天的生命,在诗人笔下成了生生不息的永恒轮回,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让普通的小昆虫也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楼璹
又名楼璹,字寿玉,又字国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楼异之子。以父任得官,初为婺州(今浙江金华)幕僚。绍兴三年(1133年)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绘制《耕织图诗》45幅,反映江南农业情况。每图皆配以五言八句诗,书后附有作者孙楼洪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