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周孺人殁于涪州(丙午)

仿佛维摩示疾身,药炉经卷日横陈。
即看饮食皆多事,渐苦形骸亦累人。
梦岂能真休骂鬼,骨如此瘦欲通神。
世间甲子须臾过,半局棋残已廿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亡妻周孺人的作品,情感真挚而深沉。全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离世的悲痛与怀念。

首联“仿佛维摩示疾身,药炉经卷日横陈”,用佛教中维摩诘示现病身的典故,暗示妻子生前长期卧病在床,药炉和经卷陪伴她度过每一天。这里既展现了妻子的病痛,也透露出她可能通过诵经寻求心灵慰藉。

颔联“即看饮食皆多事,渐苦形骸亦累人”,写妻子病重时连吃饭都成了负担,日渐消瘦的身体成了她的拖累。这两句直白地描绘了病痛对妻子的折磨,也流露出作者的无奈与心疼。

颈联“梦岂能真休骂鬼,骨如此瘦欲通神”,作者说梦境岂能当真,不必骂那勾魂的鬼差;妻子瘦骨嶙峋,几乎要成仙了。这里用略带苦涩的幽默,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感慨,瘦到极致的形象更强化了悲剧感。

尾联“世间甲子须臾过,半局棋残已廿春”,将人生比作一盘未下完的棋,二十年光阴就像半局棋一样匆匆结束。这个比喻既写时光飞逝,也暗指夫妻相伴的岁月太短暂,留下无限遗憾。

全诗没有直接哭诉,而是通过病榻场景、消瘦形象、棋局比喻等具体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刻骨的思念。语言平实却力透纸背,尤其是“半局棋残”的比喻,把人生无常和永别之痛表达得既含蓄又震撼,展现了古典诗词“以浅语写深情”的魅力。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