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无传住枫桥寒山寺

何处招提隔远峰,姑苏城外有灵踪。云埋虎阜千年石,月落枫桥半夜钟。

寒雁叫残沙漠漠,昏鸦归尽树重重。泊船不见题诗客,楚水吴烟自淡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姑苏城外枫桥寒山寺的秋夜画卷,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淡淡的孤寂与怀旧之情。

首联用"远峰""姑苏城外"拉开空间距离,暗示寺庙的幽远。诗人似乎在寻找什么,而寒山寺就像隐士般藏在远方山间。

中间两联用四组经典意象:云雾笼罩的虎丘石、深夜枫桥的钟声、沙漠中孤雁的哀鸣、黄昏归巢的乌鸦。这些意象都带着苍茫寂寥的意味——千年的石头见证时光流逝,夜半钟声更显寂静,雁鸣鸦啼衬托出空旷,层层树木加深了幽深之感。诗人巧妙地把声音(钟声、雁叫)和画面(云雾、月色、沙漠、树林)交织在一起,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尾联笔锋一转,说当年在此题诗的诗人已不可见,唯有楚水吴地的烟云依旧或淡或浓。这里暗含物是人非的感慨,那些曾经鲜活的人物都已消逝,只有自然景物亘古不变。最后一句"楚水吴烟自淡浓"尤其精妙,用烟云的变幻不定暗示人世无常,而"自"字又透露出自然不为人力所动的永恒性。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景物都浸透着诗人的情感。通过时空的交错(千年石与半夜钟)、动静的结合(雁叫与鸦归)、今昔的对比(不见古人唯见烟云),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略带伤感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历史长河中个人的渺小与自然的永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