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莺词

日暮听流莺,流莺啼不住。上苑春来又几时,深闺梦醒惊何处。

初闻仿佛在东墙,又见随风出绿杨。睍睆枝头明似剪,绵蛮树底巧如簧。

豪门争拥颜如玉,斗酒黄柑共相逐。宛转疑吹秦女箫,悠扬胜度吴娘曲。

独有高楼粉黛人,年年夫婿怨飘零。鸳鸯独宿银屏冷,倚遍阑干不忍听。

现代解析

这首《流莺词》通过描绘流莺的啼鸣,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的开篇,黄昏时分,诗人听到流莺不停地啼叫,这声音让他感到春日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通过流莺的啼鸣,联想到深闺中的女子,她们在梦中惊醒,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暗示了女子们内心的孤寂与迷茫。

诗中,流莺的声音时而从东墙传来,时而又随风飘过绿杨树,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飘忽不定。流莺的啼鸣清脆悦耳,仿佛在枝头剪裁着春色,又在树下奏响美妙的乐章。然而,这种美好的声音却与豪门中的繁华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豪门中的人们追逐着美貌和享乐,而高楼中的女子却只能孤独地等待远行的丈夫,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怨愤。

诗的最后,诗人通过“鸳鸯独宿银屏冷”这一形象,进一步突出了女子的孤独与凄凉。她倚在栏杆上,听着流莺的啼鸣,却无法忍受这声音带来的伤感与无奈。整首诗通过流莺的啼鸣,巧妙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同时也揭示了豪门生活中表面的繁华与背后的凄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流莺的啼鸣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深刻地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豪门生活中的矛盾与无奈。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能感受到流莺声音的美妙,还能体会到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