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居

结发屡辞秩,立身本疏慢。
今得罢守归,幸无世欲患。
栖止且偏僻,嬉游无早晏。
逐兔上坡冈,捕鱼缘赤涧。
高歌意气在,贳酒贫居惯。
时启北窗扉,岂将文墨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野居》描绘了一个辞官归隐的文人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充满了自由洒脱的气息。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人生选择 诗人开篇就说自己多次辞去官职("结发屡辞秩"),因为他本性散漫不爱约束("立身本疏慢")。如今终于卸任回家,庆幸摆脱了世俗的烦恼。这反映了一种主动选择简单生活的智慧——与其在官场勉强自己,不如回归本心。

2. 田园乐趣 中间几句像放电影一样展现他的日常生活:在偏僻的住处随心作息,没有时间限制;追野兔、捕鱼、在山涧边玩耍,这些充满野趣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鲜活。尤其"逐兔""捕鱼"的描写,生动得像我们亲眼看见他在山坡上奔跑的样子。

3. 穷开心的哲学 虽然穷得要靠赊账喝酒("贳酒贫居惯"),但他照样高声歌唱,保持豪迈的心态。这种"穷但快乐"的生活态度很有感染力——住茅屋开北窗吹风,比在书房咬文嚼字快活多了。最后两句特别酷,仿佛在说:"我就爱这样,写文章?没兴趣!"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彻底放松的状态。诗人像条重回山野的鱼,每一句都冒着快乐的泡泡。现代人总被工作压力困扰,读到这种"不想卷了就躺平"的诗,特别能引起共鸣——原来古人早就明白,简单的快乐最珍贵。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