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曲

锦里先生饥欲死,霜园自斸手脚紫。
赋诗夸说未全贫,芋栗犹能活妻子。
平生不读计然书,沼吴霸越终无如。
登坛讲画道今古,奇胸涌气惊狂愚。
临邛市上雕龙手,一朵芙蕖压春酒。
箧中尘锁《封禅书》,夜夜挑灯权子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穷困潦倒却自得其乐的读书人故事,用生动画面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困境与精神世界。

前四句像放电影一样给我们看画面:一位住在锦里的老先生饿得发慌("饥欲死"),大冬天亲自在菜园刨地,冻得手脚发紫。但他写诗时还嘴硬说自己不算真穷,因为地里种的芋头和栗子好歹能让妻儿不饿肚子。

中间四句揭示了他的矛盾人生:虽然熟读诗书("登坛讲画道今古"),讲起古今道理能震撼听众("奇胸涌气惊狂愚"),却完全不懂致富之道("不读计然书",计然是古代经济学家)。这里用范蠡帮越国复仇的典故,暗示他空有才华却无法改变贫困处境。

最后四句出现了戏剧性转折:这位在临邛街头卖文为生的"雕龙手"(写作高手),居然能写出如荷花般清丽的诗句,让美酒都黯然失色。夜里他挑灯研究的不是治国方略(《封禅书》),而是怎么靠放贷赚点小钱("权子母"指借贷生息),这种反差既幽默又心酸。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饿肚子还写诗炫耀芋头"这种鲜活细节,塑造出可爱又可悲的文人形象;二是通过"治国文章"与"借钱账本"的对比,道破了古代读书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就像今天博士生送外卖的既视感。诗人没有直接说教,但让人自然感受到:在生存面前,再大的才华也可能无处施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