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父招饮不赴
万钱供食如嚼蜡,百壶载酒如饮水。
要知自古穷达人,脱略世味皆如此。
经旬不逢南邻伴,曲肱聊寄北窗底。
田父剥喙扣我门,颇应昨夜灯花喜。
殷勤揽衣谢父老,陶令爱酒今朝止。
伏雌可杀葵可羹,他日薄饭招邻里。
吾君恭俭似文帝,勿为酒醪伤谷米。
要知自古穷达人,脱略世味皆如此。
经旬不逢南邻伴,曲肱聊寄北窗底。
田父剥喙扣我门,颇应昨夜灯花喜。
殷勤揽衣谢父老,陶令爱酒今朝止。
伏雌可杀葵可羹,他日薄饭招邻里。
吾君恭俭似文帝,勿为酒醪伤谷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哲学,核心思想是"知足常乐"。诗人用对比手法和日常场景,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开头用两个夸张比喻:有钱人吃山珍海味像嚼蜡(没味道),喝美酒像喝水(没滋味)。这是说物质享受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接着点明主旨:从古到今,真正活得明白的人(无论穷富)都懂得看淡世俗享受。
中间部分是个生活小剧场:诗人十多天没见邻居,正懒洋洋躺着,突然老农来敲门请他喝酒。这里用"灯花喜"的民间说法(古人认为灯芯结花预示喜事),增添了生活趣味。但诗人婉拒了邀请,说今天要学陶渊明戒酒(其实陶渊明爱喝酒,这里故意反用典故,显得幽默)。
最后给出两个温馨画面:今天先吃家常菜(杀只母鸡煮葵菜汤),改天再用粗茶淡饭回请邻居。结尾升华主题:我们的皇帝提倡节俭(像汉文帝),大家要珍惜粮食别酗酒。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嚼蜡""饮水"这种接地气的比喻说大道理 2. 老农敲门、灯花报喜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 3. 通过拒绝酒局展现健康生活态度 4. 最后把个人选择上升到国家粮食安全,格局打开
本质上是用轻松的方式告诉人们:粗茶淡饭里有真快乐,节俭不仅是美德,更是智慧。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