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赐砥石砚歌赠石庭上人
道人昔岁游京邸,天子召见离宫里。赋就《初春瑞雪词》,侍臣奏上龙颜喜。
拂衣归卧高云中,仍向空山食松饵。万乘南巡明圣湖,遂朝行在登丹戺。
临轩玉音何琅琅,赐来砥石砚一方。绿质无玼浮玉色,翠纹结秀生瑶光。
我闻此石出辽水,水碧为胎金作髓。温润无殊歙穴青,坚良且迈端溪紫。
只今圣主重文章,珍物通灵皆异常。已见马肝贡殊域,尤多凤味罗岩廓。
皇情祇眷此砚美,掞藻时时凭玉几。拜爵应封即墨侯,锡名且号虚中子。
石公捧砚辞京师,好磨松节临清池。奈园秘笈日勤写,颂扬帝德高巍巍。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赞美御赐砥石砚的歌,并赠给石庭上人。首先,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道人昔岁游京邸,天子召见离宫里。”
这句描述了道士曾经游历京城,并被天子召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位道士与皇室的联系紧密。
2. “赋就《初春瑞雪词》,侍臣奏上龙颜喜。”
道士被召见后,创作了《初春瑞雪词》,使得皇帝读后大为欢喜。这里突出了道士的文学才华和皇帝对他的欣赏。
3. “拂衣归卧高云中,仍向空山食松饵。”
道士完成作品后,选择回归自然,过上隐居生活,体现出他的恬淡和超脱。
4. “万乘南巡明圣湖,遂朝行在登丹戺。”
皇帝南巡时,道士有机会再次见到皇帝,并登上了朝廷。这再次证明了皇帝对道士的重视。
5. “临轩玉音何琅琅,赐来砥石砚一方。”
皇帝欣赏道士的才华,并赐给他一方珍贵的砥石砚。这是全诗的核心部分,突出了皇帝对道士的奖赏和认可。
6. “绿质无玼浮玉色,翠纹结秀生瑶光。”
这两句诗描述了这方砚台的珍贵和美丽。它的绿色质地如同美玉,上面有美丽的翠纹,犹如瑶光闪烁。
7. “我闻此石出辽水,水碧为胎金作髓。”
诗人了解到这方砚石来自辽水,它的质地坚润,就像金属一般。这进一步强调了砚石的稀有和珍贵。
8. “温润无殊歙穴青,坚良且迈端溪紫。”
这句诗将砚石与歙石和端溪石相比较,突出了它的独特之处。它既不像歙石那样普通,也不像端溪石那样难以超越。
9. “只今圣主重文章,珍物通灵皆异常。”
诗人感叹当今皇帝重视文学,所珍爱的物品都与众不同。这是对皇帝的赞美,也是对文学和艺术的尊重。
10. “已见马肝贡殊域,尤多凤味罗岩廓。”
这两句诗描述了皇帝对砚石的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马肝石这样的珍宝。同时,也展现了皇帝的文化氛围和艺术品味。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赞美了砚石和皇帝的情感联系,以及砚石的珍贵和独特之处。最后,“石公捧砚辞京师”则展现了道士带着御赐的砚石离开京城,回到自然中的情景。他将在自然中研磨这方砚石,写下赞美皇帝的诗篇。整首诗以赞美皇帝、砚石和文学为主题,体现了诗人对皇帝、文化和自然的敬仰和热爱。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让普通读者也能理解这首诗词的精髓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