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温驸马汝阳王

畴昔承馀论,文章幸滥推。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
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登高频作赋,体物屡为诗。
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
忆昨陪临泛,于今阻宴私。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
都尉朝青阁,淮王侍紫墀。宁知倦游者,华发老京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彦伯写给驸马都尉汝阳王的赠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往日交游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前六句回忆过去与驸马的交游:诗人谦虚地说自己曾经承蒙驸马赏识文章,一起经历过许多风雅之事——夜晚共赏银河,白天讨论诗词,在梁王府听歌,在秦楼观舞。这些描写展现了唐代贵族文人的典型生活场景。

2. 中间八句继续回忆具体交往细节:他们经常一起骑马出游,在弯曲的溪流边饮酒作诗。既有在北堂招待贵客的雅集,也有在南陌送别友人的时刻。特别提到"三见夏花滋",说明他们的交往持续了至少三年。

3. 最后六句转到现实境遇:如今诗人与驸马分隔两地,驸马在朝中侍奉皇帝("淮王"指淮南王,这里借指皇帝),而诗人自己却年华老去,困居京城。结尾"华发老京师"的感叹,流露出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落寞。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具体的生活场景(赏银河、听歌、骑马、饮酒)展现唐代文人的风雅生活 - 通过今昔对比,自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语言平实但情感真挚,没有刻意堆砌辞藻 - 结尾的感慨能引起古今读者共鸣,那种"年轻时一起玩耍的朋友如今各有际遇"的惆怅感至今仍能打动人心

诗人通过回忆与驸马的交往,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仕途不顺的郁闷,是一首情真意切的赠友诗。

徐晶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排行十八。玄宗开元、天宝时人,曾官鲁郡录事。晶善诗,与诗人蔡孚相唱和,有《蔡起居山亭》诗,芮挺章选入《国秀集》。事迹散见《国秀集》目录。高适有《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时此公学王书嗟别)》、《途中寄徐录事(比以王书见赠)》诗。《全唐诗》存诗5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