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西湖边的景色,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传达了对这片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首先,诗人提到“伊昔西湖外,清阴九里松”,这里的“伊昔”是指从前,诗人回忆起西湖边茂密的松树,它们投下的清阴覆盖了九里之遥,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接着,“天低深雨露,风怒走蛟龙”,诗人用“天低”形容雨后的天空显得低沉,而“风怒走蛟龙”则形象地描绘了狂风呼啸,仿佛蛟龙在空中奔腾。这样的描绘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气势。
“林霭通樵径,山云隔寺钟”,这两句诗描绘了山林中雾气缭绕,樵夫的小路在树林中若隐若现,而寺庙的钟声在云雾中传来,给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感觉。
最后,“何时一行乐,重到北高峰”,诗人表达了对再次游览这片美景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再次来到北高峰,享受这份宁静和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边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画面生动,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感。
于石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