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
蠲吉辰,荐明廷。
只中坛,宾万灵。
醮祠寿宫礼太一,东祀天孙西太室。
灵芝宝鼎胙元封,亲郊雍畴回中峰。
中峰绝险天所划,百神驱道平如席。
云髾秀划高拂空,翠辇玉鸾鸣霹雳。
试凭萧关望朔方,月支稽首楼兰降。
复朝独鹿狩鸣泽,芬树羽林归建章。
建章壁门春昼永,井干泰液多游幸。
千秋万岁奈乐何,几度鸾旗出安定。
只中坛,宾万灵。
醮祠寿宫礼太一,东祀天孙西太室。
灵芝宝鼎胙元封,亲郊雍畴回中峰。
中峰绝险天所划,百神驱道平如席。
云髾秀划高拂空,翠辇玉鸾鸣霹雳。
试凭萧关望朔方,月支稽首楼兰降。
复朝独鹿狩鸣泽,芬树羽林归建章。
建章壁门春昼永,井干泰液多游幸。
千秋万岁奈乐何,几度鸾旗出安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盛大场景,充满了神话色彩和皇家气派。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皇家祭祀的排场 开篇就写皇帝选了个好日子,在明亮的朝堂举行祭祀。中间设了祭坛,邀请各路神灵参加。既有向东方的"天孙"(织女星)祭祀,也有向西边的太室山(嵩山)祭拜,还有用灵芝宝鼎等珍贵祭品的隆重仪式。
2. 神话与现实交融 诗中把中峰山写得特别神奇,说它险峻得像被天划出来的,但神灵们硬是把它踏平如席。皇帝的车驾装饰着云彩般的华盖,车铃声响得像打雷,这些描写把现实祭祀活动神话化了。
3. 边疆战事的影射 中间突然转到边关景象,提到月支国(西域古国)和楼兰国都来臣服,暗示通过祭祀获得军事胜利。后面又写狩猎归来,军队带着战利品凯旋。
4. 宫廷的奢靡生活 最后描写祭祀结束后的宫廷生活:春天在建章宫游玩,在泰液池边嬉戏,打着"千秋万岁"的旗号尽情享乐。"鸾旗出安定"的反复出现,暗示这种奢华生活已成常态。
全诗用夸张的手法,把一次皇家祭祀写成天人感应的盛大事件。表面写祭祀仪式,实则展现皇权威严和国力强盛,最后暗含对统治者沉迷享乐的微妙讽刺。诗中神话元素与现实场景交织,画面感极强,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这场声势浩大的古代"国家级大典"。
王谌
王谌(423-491年),字仲和,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大臣,三国时期曹魏司徒王朗之后,东晋太子少傅王雅玄孙,护军司马王元闵之子。初为徐州刺史沈昙庆主簿,交好湘东王刘彧。刘彧即位成为宋明帝,除司徒参军,带薛县令,拜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转黄门侍郎。南齐建立,以冠军将军历任诸王长史。永明九年(491年)卒,年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