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寺销夏湖亭遇雨作歌

雄宫化作须提宅,堤柳被垣蕉覆石。湖外奇山横作屏,漪流环抱一龛碧。

朝暾满郭风吹袂,踏踏行歌云水丽。散步初寻物外游,清心别有人间世。

青城岧峣五千里,辞家来饮湘江水。南皮十日忆曹侯,舞雩一从同樊子。

疏棂四敞映疏檐,屣履披襟意不凡。贝树林中添韵事,藕枝笛底见征帆。

清谈如雪诗如雨,老虬起作娱宾舞。倒海翻溟俄顷间,溅玉跳珠激庭户。

鱼落尊前石燕飞,山云如带天垂帷。水车荷盖游河伯,玉佩灵衣过楚妃。

酒客欲吟狂不得,满堂飒飒生秋色。翻愁恶浪起鼋鼍,坐听青天飞霹雳。

奇游幻想一时情,须臾雨霁湘波平。一钩新月落酒盏,槛外行舟移橹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开福寺湖亭避暑时突遇大雨的奇妙经历,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跳跃的想象,展现了一场夏日骤雨带来的震撼与诗意。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开篇(前8句)描写湖亭周围宁静优美的环境:寺庙建筑、垂柳芭蕉、湖光山色,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清晨漫步,感受着清风白云的惬意。

2. 中间("青城岧峣"至"藕枝笛底")转入回忆与联想。诗人从四川远道而来,在湘江边与友人相聚,敞开心扉畅谈,就像古代文人雅集般风雅。亭中敞开窗户乘凉,荷塘里传来笛声,能看到江上航行的船只。

3. 高潮("清谈如雪"至"坐听青天飞霹雳")生动刻画暴雨突至的场景:先以"清谈如雪诗如雨"双关过渡,接着用"老虬起舞"比喻乌云翻滚,用"倒海翻溟"形容雨势汹涌。雨点像珍珠溅落,鱼儿跃出水面,石燕(一种蝙蝠)乱飞,天地间仿佛上演着神话剧——河伯驾着荷叶车,湘妃穿着仙衣飘过。酒客们被这奇幻景象震撼得忘了吟诗,只听见雷声轰鸣。

4. 尾声(最后6句)雨过天晴:骤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湘江恢复平静,新月倒映在酒杯中,只听见栏杆外船只摇橹的声音,留下悠远的余韵。

这首诗最精彩的是将自然现象人格化、神话化:乌云化作蛟龙起舞,暴雨变成海神河伯的表演,让普通的夏日雷雨变成了充满神话色彩的奇观。诗人通过大胆想象,把骤雨的狂暴与停歇后的宁静形成强烈对比,展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文人雅士的浪漫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