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晚酌

湖心亭上半虚无,身在英英白玉壶。
凉雨初收峰似点,高云不动水如铺。
杯前芳杜青堪把,槛外驯鸥近可呼。
指点渔灯认归路,绝怜烟景晚模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在湖心亭饮酒赏景的闲适画面,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写湖心亭的环境:亭子仿佛漂浮在虚无缥缈的湖面上,四周白雾弥漫,让人感觉像是置身白玉壶中。这里用"白玉壶"的比喻,既写出雾气朦胧的质感,又暗示环境的纯净美好。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景物:刚停的雨让远山像墨点般清晰,高空的云朵静止不动,湖面如铺开的绸缎般平整。近处可以随手采摘芳香的杜若草,温顺的鸥鸟就在栏杆外,一招呼就会过来。这些描写由远及近,从静景到活物,画面层次丰富,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惬意。

最后两句写天色渐晚:借着渔灯的光亮辨认归途,最让人留恋的是暮色中朦胧的湖光山色。"绝怜"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模糊美感的极度喜爱,这种对朦胧美的欣赏正是中国传统审美的重要特点。

全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将视觉(山、云、水)、嗅觉(芳杜)、听觉(呼鸥)、触觉(凉雨)等多种感官体验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自然流露出超脱尘俗、陶醉山水的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