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写怀

不厌清凉不附炎,平生疏懒近来添。
尘埃满匣常封砚,日影侵庭未捲帘。
京国云山如我瘦,家乡笋蕨为谁甜。
壮年作郡今宜免,老大那能共典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心境,展现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和家乡的深深眷恋。

首先,诗人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追随权势和炎热的世俗,更喜欢清凉和宁静。他用“不厌清凉不附炎”来形容自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名利的超脱。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近来变得更加懒散,暗示他已经不再追求繁忙和功名。他用“平生疏懒近来添”来表达这种心境,这种懒散并不是消极的,而是对复杂生活的拒绝。

然后,诗人通过“尘埃满匣常封砚,日影侵庭未捲帘”描绘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砚台积满灰尘,意味着他已经很久没有写字作画;窗帘未卷,阳光洒满庭院,展现出他生活的悠闲和宁静。这些细节进一步突出了他对世俗事务的疏离。

接下来,诗人将京城的云山与自己的瘦削相比,表达了他对京城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他用“京国云山如我瘦”来比喻自己在京城的孤独和消瘦,而“家乡笋蕨为谁甜”则表达了他对家乡美味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壮年时曾做过郡守,但现在觉得这种职务已经不适合自己了。他用“壮年作郡今宜免”来表达对过去仕途的反思,而“老大那能共典签”则表明他不再愿意参与繁琐的文书工作,而是希望过上更自由、更宁静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对宁静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很强的共鸣,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