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

生涯良浩浩,天命固谆谆。闻道神仙尉,怀德遂为邻。
畴昔逢尧日,衣冠仕汉辰。交游纷若凤,词翰宛如麟。
太息劳黄绶,长思谒紫宸。金兰徒有契,玉树已埋尘。
把臂虽无托,平生固亦亲。援琴一流涕,旧馆几沾巾。
杳杳泉中夜,悠悠世上春。幽明长隔此,歌哭为何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寿安傅少府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先,诗人开篇就感叹人生的浩瀚和天命的不可违,似乎在为后文的哀悼埋下伏笔。接着,他提到友人曾是神仙般的人物,品德高尚,与自己为邻,暗示了两人关系的亲密。然后,诗人回忆起友人昔日在朝廷为官的辉煌时光,交游广泛,才华横溢,犹如凤凰和麒麟般出众,进一步突出了友人的卓越。

然而,友人虽然曾身居高位,但最终还是劳碌一生,未能实现心中的抱负。诗人感慨他们之间的情谊虽然深厚,但如今友人已逝,如同玉树埋入尘土,再也无法相见。尽管诗人无法再与友人把臂言欢,但他们的感情依然深厚,令人伤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援琴一流涕,旧馆几沾巾”表达了内心的悲痛,琴声与泪水交织,回忆起与友人在旧馆共度的时光,不禁泪湿衣襟。最后,诗人感叹生死的界限无法跨越,友人已长眠于地下,而自己仍在世间,歌声与哭泣究竟为了谁?这既是对友人的哀悼,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怀念和对人生的无奈感慨,读来令人动容。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