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言二首 其二

五岁能读书,十岁能赋诗。
十五事远游,三十无所为。
既乖俯仰责,复为邻里欺。
生计日已疏,世态多瑕疵。
煌煌金张门,徒隶皆光辉。
日晏宾客集,轩车如风驰。
一笑掷千金,片言委黄泥。
齐生独抱瑟,来往何逶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他在社会中的失落与无奈。

诗的开头讲述了这个人从小聪明过人,五岁就能读书,十岁就能写诗,十五岁就开始四处闯荡。然而,到了三十岁,他却一事无成。这里透露出一个现实问题:即使一个人从小才华横溢,但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或环境,最终也可能碌碌无为。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这个人在社会中的困境。他既无法满足长辈的期望,又遭到邻居的欺负。他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世道也充满了不公和瑕疵。这里的“瑕疵”指的是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平现象。

然后,诗人通过对比展示了社会的两极分化。那些权贵之家,即便是他们的仆人都显得光彩照人。他们的生活奢华,宾客如云,车马飞驰,挥金如土。而这位普通人却只能独自抱着琴瑟,四处奔波,生活艰难。这种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最后,诗人通过“一笑掷千金,片言委黄泥”进一步揭示了权贵的奢侈与普通人的卑微。权贵们一笑之间就能挥霍千金,而普通人的一言一语却像泥土一样被践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现实的残酷。它让读者思考:即使一个人有才华,但在不公平的社会中,也可能难以施展抱负。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许多人心中的无奈与挣扎,引发了共鸣。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