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湘人 寓楼微雪咏隔垣所见
讶铜街转处,银井湾头,闻盈盈雾髻烟鬓。又被斜风,捲来微霰,越与明妆相衬。
絮袅裙拖,雪沾妆阁。行来将近。想怜他、轻软纤松,故把淩波偷印。
谁念邻家楼上,有他乡狂客,阑干凭损。枉目断瑶阶,难递飞琼音信。
料孤馆只晚寒成阵。况是归期无准。偏戏弄、墙外花梢,摇落一庭新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望湘人 寓楼微雪咏隔垣所见》描绘了一个微雪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
诗词开头,作者惊讶于在铜街转角处、银井湾头,仿佛看到了轻盈的雾气和如烟的鬓发。这里用“雾髻烟鬓”来形容雪景,给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感觉。接着,微风吹来,卷起细小的雪粒,与明亮的妆容相互映衬,仿佛在增添一份清新的美感。
诗中提到“絮袅裙拖,雪沾妆阁”,这里的“絮”指的是雪花,像轻柔的裙摆一样飘动,雪花落在妆阁上,增添了一份静谧与优雅。作者想象着这样的景象,仿佛在悄悄靠近,欣赏这片雪景的轻盈与柔软,甚至偷偷将自己的脚印留在雪地上。
接下来,作者将视角转向邻家楼上,那里有一位他乡的狂客,倚着栏杆,目光凝视着远方,似乎在等待什么,却始终无法得到心仪之人的消息。这里的“飞琼”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女,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而“难递飞琼音信”则表达了无奈与思念。
最后,作者感叹自己孤身一人在旅馆中,寒意渐浓,归期未定,就像墙外的花梢被风吹动,摇落了一地的新雪。这里的“新粉”指的是新雪,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微雪中的景象与人物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读者在欣赏这幅雪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