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酌谣四首 其二
独酌谣。独酌起中宵。
中宵照春月。初花发春朝。
春花春月正徘徊。一尊一弦当夜开。
聊奏孙登曲。仍斟毕卓杯。
罗绮徒纷乱。金翠转迟回。
中心本如水。凝志更同灰。
逍遥自可乐。世语世情哉(○同上)。
中宵照春月。初花发春朝。
春花春月正徘徊。一尊一弦当夜开。
聊奏孙登曲。仍斟毕卓杯。
罗绮徒纷乱。金翠转迟回。
中心本如水。凝志更同灰。
逍遥自可乐。世语世情哉(○同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独自饮酒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先,诗人写自己在半夜醒来,看到春夜的月光和初开的花朵。春天的花朵和月光似乎在徘徊不定,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夜晚,一个人饮酒,一边弹奏着琴,一边品味着酒杯中的美酒。这里的“孙登曲”和“毕卓杯”都是古代典故,前者指孙登弹琴的曲子,后者指毕卓饮酒的杯子,诗人借用这些典故来增添意境。
接下来,诗人提到周围的华丽服饰和珠宝,虽然看起来光彩夺目,但在他眼中却显得杂乱无章,甚至有些迟缓。这反映出诗人对外在物质的不屑,他更注重内心的平静。
最后,诗人表明自己的内心原本就像水一样清澈平静,而他的志向也早已如同灰烬般淡然。他认为自己在这种逍遥自在的状态中可以找到真正的快乐,而那些世俗的言语和情感对他来说已经无关紧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宁静和独自饮酒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他不在乎外在的繁华,只在乎内心的安宁与自由。
陈叔宝
陈后主陈叔宝(553—604年),字元秀,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82年—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589年(祯明三年),隋军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城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曰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