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心亭

亭以醒心名,心与亭何与。
物各有感通,此理贵深喻。
岘山峙丰碑,见者皆堕泪。
推类尽其余,庶表名亭义。
我昨发莆阳,春光正明媚。
肩舆撼顿间,思虑杂劳勚。
行行复行行,至此若沾醉。
振衣蹑斯亭,四顾足清致。
芳树布繁阴,晴山荐空翠。
时有幽禽来,且无俗驾至。
物我方两忘,情景亦相会。
天君始泰然,万境绝纤翳。
后乐与先忧,虚灵良不昧。
揭扁端在兹,夫岂无所试。
尚期知我者,他时来作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醒心亭"的所见所感,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感悟。

开头说亭子取名"醒心"很有意思,思考心和亭子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者认为万物之间都有感应,这个道理需要深入体会。就像看到岘山的石碑会让人落泪一样,通过类比可以理解这个亭名的深意。

中间部分描写作者旅途中的感受:从莆阳出发时春光正好,但坐轿子颠簸让人疲惫。走到这里时像喝醉了一样恍惚,但登上醒心亭后,眼前豁然开朗——树木成荫,远山青翠,鸟儿飞来,没有俗人打扰。这时候物我两忘,情景交融,内心变得平静通透。

最后点明主题:这个亭子取名"醒心"很有道理,因为它确实能让人心灵清醒。作者希望将来能有人理解他的感悟,为这个亭子作记。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以及在这种环境中获得的心灵启迪。

陈宾

陈宾,字宾玉,福安(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进士。官武平令(清光绪《福安县志》卷一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