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重过如镜上人房

忆昔敲门赋瑞筠,鹿园佳话又重新。
屋头能拓三三径,林下知非陆陆人。
凿沼何须晋康乐,种荪还忆楚灵均。
老师鍊得心如镜,更把高台比月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访一位高僧居所时的感慨,充满了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开头两句用"敲门""鹿园"的典故,暗示这不是普通拜访,而是带着敬意的精神交流。"瑞筠"指美竹,暗喻高僧品格如竹般清高。诗人说这次重逢让当年的佳话得以延续,透露出欣喜之情。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禅意生活:高僧的居所虽然简朴,但能开辟幽静小径("三三径"指曲折小路);林下修行之人(指僧人)不像世俗中人那样庸碌("陆陆人"指平凡大众)。接着用两个典故:谢灵运喜欢凿池造景,但这里说修行何须这般刻意;屈原爱种香草,诗人却更怀念那种高洁精神。

最后两句是全诗精华:老师(高僧)的心像镜子一样明澈,这种境界就像把高台比作明月——既是对高僧修行境界的赞叹,也暗含"心如明镜台"的禅理。诗人通过重访感悟到,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外在形式,而在于内心如镜的清明境界。

全诗用平实的寺院景物,带出深邃的禅理,把重访的喜悦、对修行的思考融入其中,让人感受到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