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相公任兵部侍郎日后阁植四松逾数年浣忝此官因献拙什
丞相当时植,幽襟对此开。
人知舟楫器,天假栋梁材。
错落龙鳞出,䙰褷鹤翅回。
重阴罗武库,细响静山台。
得地公堂里,移根涧水隈。
吴臣梦寐远,秦岳岁年摧。
转觉飞缨缪,何因继组来。
几寻珠履迹,愿比角弓培。
柏悦犹依社,星高久照台。
后凋应共操,无复问良媒。
人知舟楫器,天假栋梁材。
错落龙鳞出,䙰褷鹤翅回。
重阴罗武库,细响静山台。
得地公堂里,移根涧水隈。
吴臣梦寐远,秦岳岁年摧。
转觉飞缨缪,何因继组来。
几寻珠履迹,愿比角弓培。
柏悦犹依社,星高久照台。
后凋应共操,无复问良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借咏四棵松树来暗喻人才和官场际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 松树的象征意义
诗中用"舟楫器"(船桨)、"栋梁材"比喻松树的价值,暗示这些松树就像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龙鳞"形容树皮斑驳,"鹤翅"形容松枝伸展,把松树写得既威严又飘逸。
2. 双关手法
表面写松树,实际在说人才。比如"重阴罗武库"既写树荫覆盖兵器库,又暗指人才庇护国家;"细响静山台"既写松涛声,又暗示贤臣能安定朝堂。
3. 时间跨度
通过"逾数年"到"秦岳岁年摧",展现松树从栽种到成长的过程,对应人才从被发现到历经沧桑。柏树("柏悦")和星辰("星高")的比喻,强调真正的人才经得起时间考验。
4. 作者感慨
后六句转入个人感受:"转觉飞缨缪"觉得自己当官像系错了帽带般不配,"愿比角弓培"希望能像精心保养的弓箭那样被重视。最后以"后凋应共操"(松柏后凋的品格)作结,表达坚守节操的决心。
全诗妙在处处写松,处处喻人。通过松树的成长环境、形态变化,隐喻人才需要机遇("得地公堂里")、需要根基("移根涧水隈"),更需要在岁月中保持品格。作者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对松树的观察,使普通的咏物诗有了深沉的人生况味。
郑浣
郑浣(776—839)唐文学家。本名涵,荥阳人,郑余庆子。贞元十年 (794)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集贤院修撰等职,累迁右补阙。敢直言,无所讳。迁起居舍人、考功员外郎。余庆为左仆射,避讳改国子监博士、史馆修撰,后任中书舍人。文宗即位,擢翰林侍讲学士,命撰《经史要录》20卷。大和二年(828)任礼部侍郎,后历任兵部侍郎等职,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以户部尚书召还,未及任而卒。有文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