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作品以“大雪”为背景,描绘了冬日雪景,并借景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切忧虑。
诗中“佛衣珠唾飞,撼对缟裙裂”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纷飞的景象,如同佛祖的袈裟被风吹起,珠串般的雪花四散飞舞,又像白色的衣裙被撕裂开来,生动展现了雪势之猛、雪景之美。
“巡檐萦梅笑,攲枕听竹折”则进一步以梅花的欢笑和竹枝的折断来侧面烘托雪之大、寒之深。梅在雪中依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竹枝被雪压折,则暗示了严寒的无情。
后四句“念此积雪寒,忧世心愈切。夜分耿不寐,风灯半明灭”则转入抒情,诗人看到这厚厚的积雪,想到世间的寒冷和艰难,心中的忧虑愈发深切。夜深人静,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只有风中的灯火时明时暗,伴他度过这漫漫长夜。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雪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借景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忧虑和关切。诗人以景入情,情景交融,使得诗歌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周麟之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