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阴雨连绵的春日里的生活片段,充满了闲适淡泊的意境。
前四句写景:台阶上的苔藓不断蔓延着绿色,野花似乎有意躲避着不让自己太红艳。因为天气阴沉,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只看到不停的风雨。这里用苔藓的"侵绿"和野花的"避红"两个拟人化的动作,把春雨中的景物写活了,营造出一个朦胧湿润的春日景象。
后四句写人:诗人备酒驱寒,觉得没有诗兴是因为景色太单调。他在地炉边烤着芋头,时不时邀请老僧一起闲坐。这里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天气不好就喝酒取暖,没灵感也不强求,用最简单的烤芋头来打发时间,还能与僧人谈天说地。
全诗妙在把平凡的生活写得很有韵味。连绵春雨本会让人烦闷,但诗人却能自得其乐:赏苔藓、观野花、温酒、烤芋头、会友,把清贫的日子过出了禅意。特别是最后约老僧同坐的细节,既表现了诗人淡泊的心境,又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超脱世俗的意味。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