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淡月新霜似旧时,更怜秋与夜迟迟。
梦回一枕凄凉恨,帐外青灯不得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展现内心哀怨之情的诗词,名为《寒夜》。让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词。

第一句“淡月新霜似旧时”,描述的是秋夜的景象。淡月,指的是月亮的光亮柔和,不刺眼。新霜,则暗示了夜晚的寒冷。似旧时,说明这样的夜晚已经出现过多次,给人一种熟悉又凄凉的感觉。

第二句“更怜秋与夜迟迟”,通过“更怜”二字,表达出诗人对秋天的深深眷恋和对夜晚的无奈之情。这里的“迟迟”,既表达了时间的推移,也表达了诗人在这寒夜中的孤独和漫长的等待。

第三句“梦回一枕凄凉恨”,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情感转折。从梦中醒来,枕边只有凄凉和遗憾。这里的“凄凉恨”,是诗人在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之间的对比,更突显出诗人的哀怨和失落。

最后一句“帐外青灯不得知”,则更加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帐外青灯”象征着孤独和寂寞,而“不得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诗人似乎想向外界传达自己的情感,但又无法被外界理解或感知。

整体来看,《寒夜》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展现诗人的内心情感,形成了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失落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词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深远,情感真挚,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情感。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