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心怀天下的修行者形象,既有超脱世俗的仙风道骨,又饱含济世情怀。全诗用对比手法展开:
前四句形成鲜明对照:神仙住在黄金宫殿,将相守着白玉城门,看似极尽奢华。但诗人却说"洞里没有好风景",因为他更牵挂天下百姓。这种选择展现了超越个人享乐的精神境界。
五六句用两个生动比喻:像闲鹤抚琴般淡泊自在,又像磨剑斩鲸般时刻准备作为。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状态统一在主人公身上,体现了他"静可修身,动能济世"的处世态度。
最后两句是全诗核心: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楹指堂屋前柱子),无论进(仕途)退(隐居)都难下决心。诗人向同道发出真诚求助,希望能共同找到一条既能修养身心,又能造福苍生的道路。
全诗魅力在于:用"黄金阙""磨剑"等具象化描写,把抽象的人生抉择变得可视可感。主人公既不愿独善其身,又不愿同流合污的矛盾心理,对现代人平衡理想与现实仍有启发意义。
吕岩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