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弓诗

虞人招不进,繁氏久称工。
已悲轩主迹,复挹楚王风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弓箭,实际上借弓箭的遭遇暗喻人才不被重用的社会现象,语言通俗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用两个典故说弓箭的命运:好弓箭手(虞人)不愿招募工匠,而只会花言巧语的制弓匠(繁氏)却长期受夸赞。就像现在职场中,真正有本事的人可能不被赏识,反而会搞关系的人混得开。

后两句转折更深:先叹息古代神射手(轩主)的技艺失传,又描写在楚王享受打猎的奢靡场景里,弓箭沦为娱乐工具。这就像现代社会里,真正的才能被埋没,而某些人却把人才当作装点门面的摆设。

全诗妙在把弓箭拟人化——它不仅是武器,更像是怀才不遇的能人。通过弓箭的遭遇,诗人其实在吐槽:当权者不识真人才,社会风气浮华功利。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让读者从日常物品中看到深刻的社会问题,正是古诗含蓄却有力的表达方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