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客归乡词二首 其一

六合八荒游未半,子孙零落暂归来。
井边不认捎云树,多是门人在后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期在外游历的仙客回到故乡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故乡变化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句“六合八荒游未半”,意思是仙客走过了天地间的许多地方,但还没有游历完整个世界。这里“六合八荒”指的是广阔无边的天地,体现了仙客的游历之广。

第二句“子孙零落暂归来”,仙客在外漂泊多年,子孙们也分散各地,他暂时回到故乡,却发现故乡已经物是人非。这里的“零落”指的是子孙们的分散和凋零,暗示了家族的变化。

第三句“井边不认捎云树”,仙客回到故乡,看到井边的树木,却认不出它们了。这里的“捎云树”可能是指高大的树木,象征着故乡的变化。仙客离家太久,故乡的树木已经长成了他认不出的样子。

最后一句“多是门人在后栽”,仙客认为这些树木可能是后来的门人栽种的。这里的“门人”指的是后辈或追随者,暗示了故乡的变化是由后人带来的。

整首诗通过仙客的视角,展现了故乡的变化和时光的流逝。诗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感慨,仙客虽然回到了故乡,却发现故乡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样子。这种对故乡的陌生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是这首诗的核心情感。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仙客的内心世界。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