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上元

二年白玉堂,挥翰供帖子。风生起草台,墨照澄心纸。

三年文昌省,拜赐近天咫。红蓼朌御盘,金幡袅宫蕊。

晚为日南客,环堵隐乌几。朝来闻击鼓,土牛出城市。

幽怀不自闲,欲逐春事起。安得五亩园,种蔬引江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象州上元》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通过对比自己不同时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

前四句回忆了诗人在京城做官时的风光生活。"白玉堂"指豪华的官署,"挥翰供帖子"是说为朝廷起草文书。用"风生"形容文思敏捷,"澄心纸"是当时的名贵纸张。这四句展现了诗人当年在京城意气风发的状态。

接下来四句继续描写官场生活。"文昌省"指尚书省,"红蓼"和"金幡"都是宫廷中的华丽装饰。诗人用这些细节表现了自己曾近距离侍奉皇帝的显赫经历。

转折出现在"晚为日南客",诗人现在被贬到偏远的象州(今广西),住在简陋的屋子里。"环堵"指四面土墙,"乌几"是黑色的小桌子,这些细节突出了生活的清贫。

最后六句写当下的心境。听到街上迎春的鼓声,看到人们抬着土牛(立春习俗)游行,诗人内心躁动不安,想要追寻春天的生机。他渴望能有五亩菜园,可以种菜浇灌,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全诗通过京城与贬所繁华与简朴的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种蔬引江水"的想象,尤其能让人感受到诗人想要回归自然、摆脱世俗束缚的强烈愿望。这种从官场到田园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古代文人在仕途受挫后常见的精神追求。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