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兴十五首 其四

韶光入南园,芳树啭珍禽。
弄月晓烟际,吟风夕阳林。
间关调巧言,玲珑韵鸣琴。
密传青帝意,说尽阳和心。
采之芳林幽,置之华堂深。
愿言几席间,时听林中音。
朝餐屑昆玉,彫笼饰南金。
引盼结绮疏,弄影高梧阴。
三旬春欲暮,写此如簧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南园生机盎然的画面,通过鸟鸣、光影、花木等元素传递出春天的温暖与活力。

前四句像一组动态镜头:阳光洒进南园,珍稀鸟儿在芬芳的树丛中歌唱。它们在晨雾中嬉戏,在夕阳下的林间啼鸣。这里用"弄月""吟风"的拟人手法,把鸟儿写得像诗人一样风雅。

中间部分揭示深层含义:鸟儿的鸣叫仿佛在传递春神的旨意(青帝即春神),诉说着阳光的温暖心意。诗人把自然之声"采"回华美的厅堂,希望坐在家中也能聆听林间天籁。这里暗含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后六句展现人工与自然的交融:用碎玉喂鸟(昆玉),用黄金装饰鸟笼(南金),在雕花窗前欣赏鸟儿身影。但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当春天即将结束时,诗人记录下这些如音乐般美妙的鸟鸣,暗示再精美的人工装饰,也不如及时珍惜自然的馈赠。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鸟鸣串起整个春天,把抽象的季节变得可听可感;二是通过"自然采集→人工圈养→回归记录"的过程,温柔地提醒我们:真正的春天气息永远在树林里,而不在金笼中。

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