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寺庙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怀。
首句写诗人清晨跟随樵夫来到深山,拜访山僧并留宿在寺庙。这里的“青冥”指的是深邃的山林,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寺庙中的钟声和诵经声已经停止,进入了修行者入定的时刻,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肃穆。
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理解:“有无皆离本难名”,意思是说修行者超越了有无的分别,达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境界。这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接下来两句写夜晚的景色:云散开后,千山万林显得格外宁静;月亮升到中天,照亮了万壑千峰。这静谧而壮丽的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最后两句,诗人告诉故友雷处士,自己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始终在追求一种超脱的境界,不会为世俗之事所困扰。这里的“尘心”指的是世俗的烦恼和牵挂,而“劳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烦恼的无奈与厌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寺的宁静与自然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中既有对修行的感悟,也有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耿湋
耿湋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