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令 清明夜,梦酒间唱田不伐映竹园啼鸟乐

西斋向晓。窗影动、人声悄。梦中行处,数枝临水,幽花相照。把酒长歌,犹记竹间啼鸟。风流易老。更常被、闲愁恼。年年春事,大都探得,欢游多少。一夜狂风,又是海棠过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清明夜醉酒做梦,醒来后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心情。

上片(前半部分)描写清晨醒来的场景:天快亮时,窗影晃动,四周静悄悄的。梦中走过的地方,有几枝花临水开放,幽静的花影映在水面。还记得梦里拿着酒杯唱歌,仿佛听见竹林里的鸟叫声——这里用"犹记"二字带出梦境的残留印象。

下片(后半部分)转为抒情:人总会老去,还常常被莫名的忧愁困扰。每年春天到来时,虽然也去寻欢作乐,但真正能享受的快乐又有多少呢?昨夜一场狂风,又把海棠花都吹落了——这里用"海棠过了"这个意象,暗喻美好时光转瞬即逝。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酒醒梦断"的怅惘感。作者通过三个层次传递这种情绪:先是细腻描写半梦半醒的状态,再写对青春易老的感慨,最后用一夜风吹落花的画面,把人生无常的感悟具象化。特别是结尾的海棠意象,不需要直接说"我很伤感",但读着就能感受到那份无奈。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