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薁引

上林苑西重阴垂,汉家马乳秋累累。
群臣未拜金盘赐,正是文园病渴时。
尝言逾淮橘为枳,淮南亦种燕薁子。
一朝偶患齐后疟,七日方寤赵简乐。
起来燔极华池干,菱藕堆盘懒咀嚼。
何人旋摘此逼侧,冰丸入口生颜色。
不用玄珠罔象求,翻疑舍利菩提得。
淮南陇右限川梁,燕薁蒲萄味各长。
底事千金通大宛,空劳斗酒博西凉。
诏中但见夸珍味,席上谁能延乐方。
乐方久甗樽罍燥,亲故仳离那可道。
流年时物感《豳风》,拘方服食依农草。
忆曾弱冠客安西,醉里亲尝掩露时。
囊盛莫致敦煌种,浪说天南生荔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上林苑的秋景,引出了汉朝时期的一种珍贵水果——燕薁,并借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联想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上林苑西边阴云密布,汉家的马乳葡萄累累挂满枝头。这里描绘了一幅丰收的景象,但群臣还未品尝到这些葡萄的美味,因为文园(可能指皇帝或贵族)正因病口渴而无法享用。这种对比突出了燕薁的珍贵和稀有。

接着,诗人用“逾淮橘为枳”的典故,说明淮南地区也种植了燕薁,但这种水果在淮南的味道可能与原产地不同。然后,诗人联想到了自己曾患疟疾,七天后才恢复健康的经历,进一步强调了燕薁的珍贵和对健康的益处。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燕薁的喜爱和怀念。他描述了燕薁的甜美和清凉,甚至将其比作玄珠和舍利,这些都是佛教中的宝物,象征着珍贵和神圣。诗人还提到了淮南和陇右地区的燕薁和葡萄各有特色,但相比之下,燕薁更加珍贵。

最后,诗人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在安西(今新疆一带)品尝燕薁的经历,并感叹自己无法将燕薁的种子带回敦煌,表达了对这种水果的深深怀念和对远方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燕薁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对珍贵事物的珍视、对健康的关注以及对远方生活的怀念。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燕薁的美味和珍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甜蜜和清凉。

朱曰藩

朱曰藩,字子价,号射陂,宝应人(今江苏省宝应县),朱应登之子。生卒年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前后在世。登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进士。历官九江府知府。曰藩隽才博学,以文章名家。有《山带阁集》三十三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