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邹小山宗伯座主招饮菊前即和原韵

明灯迭鼓饮交酬。
缀香球点清幽。
西风剪剪,剪取画屏秋。
人似黄花花似鹤,帘不倦,共遨游。
醉中身世一浮沤。
李膺舟谢公楼。
林泉洵美,烟澹雨初收。
远雁数声南去也,独立月当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秋日菊宴的雅致场景,充满了文人聚会的闲适情趣和人生感慨。

上片写宴会热闹场面:明灯高照、鼓点交错中,主客举杯畅饮。点缀的香球(香囊或装饰物)为环境增添清雅。西风像剪刀般裁出秋色,仿佛把屏风上的画景都剪活了。这里用"人似黄花"的比喻很巧妙——人像菊花一样高洁,菊花又像仙鹤般飘逸,主客在珠帘前兴致不减,共同赏菊游玩。

下片转入人生感悟:酒醉后感觉生命像水泡般短暂虚幻。借用"李膺舟"(东汉名士的船)和"谢公楼"(南朝谢朓的楼阁)两个典故,暗示这场聚会堪比古代名士雅集。山林泉水确实美好,雨停后薄雾初散。结尾笔锋一转:南飞大雁的鸣叫打破宁静,人独立月下,热闹后的孤寂感油然而生。

全词妙在三个层次: 1. 用"剪秋"、"黄花似鹤"等新鲜比喻,把寻常秋景写得灵动 2. "醉中浮沤"的感慨自然过渡,从欢宴到哲思不显突兀 3. 最后用雁鸣收尾,余韵悠长,就像聚会散场后独自赏月的怅然

这种写法既有现场的热闹,又有人生的感悟,还带着点"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的淡淡忧伤,非常符合传统文人既享受生活又超脱物外的精神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