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帘摇翡翠金风晚,瓦湿鸳鸯玉露天。
秋殿晓开重九宴,内人争贴菊花钿。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的诗歌,让我们来一起欣赏并分析它。

首句“帘摇翡翠金风晚”,描述了宫殿中的场景。翡翠帘子轻轻摇动,金色的晚风习习。这里,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氛围。宫殿的帘子是翡翠色的,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金风晚”则传达出夜晚的微风带着金色的光芒,营造出一种优雅而神秘的气氛。

接下来,“瓦湿鸳鸯玉露天”,描绘了宫殿外的景象。屋顶上的瓦片被雨水打湿,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鸳鸯在雨露中自由嬉戏,仿佛置身于玉石般的世界中。这里的描写非常生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作者巧妙地借物喻情,表达了宫廷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第三句“秋殿晓开重九宴”,描绘了宫殿中的重阳节宴会。在秋天的早晨,宫殿中举行盛大的宴会,庆祝重阳节。这里,作者通过描绘节日的喜庆气氛,展现了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宫廷中的庆祝活动更是增添了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最后一句“内人争贴菊花钿”,描绘了宫廷中的妇女们争相佩戴菊花首饰的场景。在这里,作者通过描绘妇女们的热闹活动,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生动和有趣。菊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代表着高洁、清雅。妇女们佩戴菊花首饰,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展现了她们的高雅气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美好、和谐与丰富多彩。从翡翠帘子、金色晚风到重阳宴会、菊花首饰,作者巧妙地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世界中。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