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冬交石阻风三日
阴崖老虎杀气骄,一噫三日搅泬漻。
日寒不焰云飞逃,乾坤蚁转东南高。
疾势已作奔天涛,馀威犹捲少陵茅。
鱼鳖怖死蛟龙号,舟中性命如鸿毛。
起来危立大江皋,白沙黄尘纷驿骚。
徐呼风伯入苹蒿,指撝八极建六鳌。
翕张橐籥吾谁曹,太平之风不鸣条。
日寒不焰云飞逃,乾坤蚁转东南高。
疾势已作奔天涛,馀威犹捲少陵茅。
鱼鳖怖死蛟龙号,舟中性命如鸿毛。
起来危立大江皋,白沙黄尘纷驿骚。
徐呼风伯入苹蒿,指撝八极建六鳌。
翕张橐籥吾谁曹,太平之风不鸣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三天的狂风,以及人在自然威力面前的渺小感受。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句)写风的狂暴。诗人用"阴崖老虎"形容狂风像发怒的老虎一样凶猛,连续三天搅动天地。太阳失去热度,云彩逃散,整个世界像蚂蚁一样被吹得东倒西歪。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风的破坏力。
第二部分(中间四句)写风的威力。风势大得像要冲上天际,余威还能卷走杜甫(少陵)茅屋的茅草(借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典故)。鱼鳖被吓死,蛟龙哀嚎,船上人的性命轻如鸿毛。通过动物反应和人的脆弱,衬托风的可怕。
第三部分(后六句)写人的应对。诗人站在江边,看到白沙黄尘乱飞。他尝试呼唤风神(风伯)来平息风暴,想象有神龟(六鳌)支撑天地。最后感叹:谁能掌控这自然之力?真正的太平之风应该是轻柔的(不鸣条指树枝不发声,形容和风)。
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展现了自然力量的震撼,也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最后透露出对平和自然的向往,暗示社会动荡如同这场风暴,人们渴望太平盛世。
程珌
程珌(1164~1242),宋代人,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绍熙四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迁主管官告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