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钓台

老倦无心上将坛,桐江千尺一渔竿。
共时翻手功名易,自许经心岁月宽。
礼乐三千辉冕辂,风云四七盛衣冠。
上虞人物饶娥路,赢得清高照岁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登钓台》表达了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清高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钓台上垂钓的场景,抒发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

首句“老倦无心上将坛”直抒胸臆,诗人已经年老,对参与政治、军事等纷争感到疲惫,不再有兴趣去争夺高位或功名。这里的“上将坛”象征权力和荣耀,但诗人却对此毫无兴趣。

接着,“桐江千尺一渔竿”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垂钓的景象。桐江的景色宁静美丽,诗人手持渔竿,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渔竿象征着简单的生活,与“上将坛”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共时翻手功名易,自许经心岁月宽”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看法。他认为,功名利禄不过是瞬息万变的东西,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而真正值得珍惜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岁月的从容。诗人选择了一种不争不抢、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礼乐三千辉冕辂,风云四七盛衣冠”则是通过对比来突出诗人的选择。礼乐和冕辂象征着朝廷的礼仪和权贵的生活,风云和衣冠则代表着世俗的荣耀和地位。然而,诗人并不羡慕这些外在的光环,他更看重内心的清高和宁静。

最后,“上虞人物饶娥路,赢得清高照岁寒”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清高生活的追求。上虞是诗人的故乡,饶娥路象征着一条远离世俗纷争的道路。诗人在这样的道路上,赢得了内心的清高,即使在寒冷的岁月中,也能保持自己的节操和品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世俗功名与清高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平淡、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诗人选择了远离纷争、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种生活态度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王遂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枢密副使王韶之玄孙,后为镇江府金坛人,宋代名臣。 嘉泰二年进士,调富阳主簿,历官差干办诸司审计司。绍定三年,知邵武军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后任工部尚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