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面对岁月流逝和世道变迁时的豁达心境。
前两句用"老松瘦竹"比喻自己,说这些坚韧的植物才是自己的知己。从"稚发"(少年黑发)到"白头"(老年白发),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奔驰一样。这里用"骎骎"这个形容马跑得快的词,生动表现了时光飞逝的感觉。
后两句写现实处境:世道已经像寒冷的傍晚一样衰败。但诗人并不消沉,而是选择"把酒赋三休"——喝酒写诗,过悠闲自在的生活。"三休"典故出自古代隐士,意思是懂得适时停下脚步的智慧。
全诗通过松竹、白发、寒日等意象,展现了诗人看透世事后的从容。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洒脱的生活态度:既然改变不了时代,不如活出自己的精彩。这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正是中国传统文人最推崇的人生境界。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