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韩干马
圉人唐衣冠,天闲畜神骏。
虽非金日磾,不忝张景顺。
饱食无嫌身贱卑,时其渴燥张饮之。
长年牧养瘠者肥,龙鬐凤臆誇权奇。
韩干仙翁挥翰手,毫端幻出渴乌首。
气不凋丧骨肉匀,艺精端继王裴后。
遥想腾骧析木津,衔勒难拘自在身。
斗水底用求他人,渌波沄沄易水春(《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三九)。
虽非金日磾,不忝张景顺。
饱食无嫌身贱卑,时其渴燥张饮之。
长年牧养瘠者肥,龙鬐凤臆誇权奇。
韩干仙翁挥翰手,毫端幻出渴乌首。
气不凋丧骨肉匀,艺精端继王裴后。
遥想腾骧析木津,衔勒难拘自在身。
斗水底用求他人,渌波沄沄易水春(《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三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骏马图,赞美了画马高手韩干的技艺,同时借马喻人,表达了对自由与才华的向往。
前四句:开篇介绍马的主人(圉人)穿着唐代衣冠,在皇家马厩(天闲)养着神骏的马。虽然这养马人比不上历史名将金日磾(汉代养马能臣),但也堪比唐代养马专家张景顺。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马匹的珍贵和养马人的专业。
中间六句:具体描写养马细节——马儿吃饱喝足,不因身份低贱被亏待;长期精心照料下,瘦马变壮马,鬃毛如龙鳞,胸脯如凤羽,展现出非凡气度。接着夸赞画家韩干技艺如"仙翁",用笔墨幻化出这匹黑马(渴乌),马的精神饱满,骨肉匀称,继承了前辈画家王维、裴宽的画马精髓。这里用"龙鬐凤臆"等华丽比喻,将马的神采与画家的功力紧密结合。
最后四句:诗人想象这匹马自由奔腾在银河渡口(析木津),不受缰绳束缚,暗喻才华不应被拘束。结尾说马儿只需一斗清水(暗指伯乐赏识),就能在易水春波中焕发活力,既呼应开头"张饮之"的照料细节,又寄托了人才遇知音的期盼。
全诗亮点: 1. 双线叙事:明写养马、画马,暗喻人才需要善待与自由。 2. 反差手法:用"身贱卑"与"神骏"对比,强调内在价值不受身份限制。 3. 奇幻想象:从现实马厩跳到银河自由,拓展了诗意空间。 4. 专业致敬:通过列举历代养马、画马名家,体现对专业精神的推崇。
现代启示:就像好马需要伯乐和自由,人的才华也需要被看见、被尊重。诗中"饱食无嫌身贱卑"尤其动人——真正的人才培养,不在于出身高低,而在于是否给予足够的滋养与空间。
谢采
谢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