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孺幼安作西湖之游不以告某与元受明日二公

满城扑面战黄尘,蜡屐故寻湖上春。
千顷烟波初弄日,四年鱼鸟恰知人。
有时览胜缘搜句,无术驱愁但饮醇。
可笑山王今不数,敝裘索寞走天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间相聚的欢乐与对西湖美景的热爱。让我们细读一下:

1. 开头两句:“满城扑面战黄尘,蜡屐故寻湖上春。” - 这两句描述的是朋友在忙碌的城市中,为了追寻春天的美好景色,特意穿上了便于行走的鞋子(蜡屐),来到了西湖。 - “黄尘”代表城市的喧嚣与忙碌,而“湖上春”则是宁静、美丽的自然风光,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2. 中间两句:“千顷烟波初弄日,四年鱼鸟恰知人。” - 诗人描述了西湖的广阔水面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刚被阳光抚摸过一般。同时也提到,这两年来,湖中的鱼类和鸟类已经习惯了有这两位朋友的到来。 - 这里既表现了西湖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两位朋友与西湖之间的深厚情谊。

3. 后两句:“有时览胜缘搜句,无术驱愁但饮醇。可笑山王今不数,敝裘索寞走天津。” - 有时,在游览美景时,他们为了寻找合适的诗句而停留下来,但面对无法排解的忧愁,他们只能通过美酒来缓解。 - 最后两句提到,现在的社会中,像他们这样热爱自然、钟情友情的人已经不多见了,他们穿着破旧的衣物,孤独地在天津(这里指天津桥,旧时为游览西湖的必经之地)来来往往。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感慨,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代社会中真情稀少的感慨。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