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太守十州诗·菊花洲

光景不留人易老,恨无羽翼出尘埃。
世间那有飞升药,且傍汀洲采菊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超脱现实的向往,但最终回归到享受当下生活的豁达心态。

前两句"光景不留人易老,恨无羽翼出尘埃"直白地感叹:美好的时光不会停留,人很容易就老了,真遗憾自己没有翅膀可以飞离这个烦扰的尘世。这里用"羽翼"比喻超脱现实的能力,"尘埃"象征世俗的烦恼。

后两句"世间那有飞升药,且傍汀洲采菊来"笔锋一转:这世上哪有什么成仙的灵药呢?不如就在这水边小洲上摘摘菊花吧。诗人看透了追求长生不老的虚妄,选择在平凡生活中寻找乐趣。"采菊"这个动作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代表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明明开始很惆怅,但最后却能放下执念,在简单的事物中找到快乐。这种从"想逃离"到"学会欣赏"的心态转变,对现代人特别有启发——当我们不能改变现实时,至少可以改变看待现实的方式。

陈瓘

陈瓘(1057-1124年),字莹中,号了斋,沙县城西劝忠坊人。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 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