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春天路过江边小亭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开头两句交代背景:诗人远离家乡("上国"指京城或故乡),在千里之外的春天里暂时停下脚步游玩。这里用"胜游"二字,暗示这次停留是愉快的。
中间四句是精华部分,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江亭春色: - 新来的小鸟叽叽喳喳,好像在逗旅人开心,让漂泊的愁绪得到缓解。这里把鸟鸣拟人化,显得特别亲切。 - 放眼望去,原野的绿色仿佛要把整座山都"吞没",江上的薄雾轻柔地衬托着流水。一个"吞"字用得大胆又形象,把春意盎然的感觉写活了。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洒脱:既然遇到这样好的景色,就该喝点农家自酿的浊酒,痛快地醉一场。就算因此耽误了行船也没关系,因为眼前的美景值得停留。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随遇而安的闲适感。诗人把旅途中的小憩写得充满诗意,用鸟鸣、山色、江雾这些寻常景物,组合成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春日画卷。特别是最后主动选择"滞行舟"的豁达,展现了古人"既来之则安之"的生活智慧。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