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题秋江罢钓图
雨蓑烟笠,尽寄托、万里封侯怀抱。水阔沙平,但俯仰、天迥山高月小。
射虎雄心,雕龙绝技,肯任烟波老。云帆风便,矶边终岂垂钓。
应是慷慨投竿,拂衣仗剑,鸥梦闲红蓼。缓带轻裘,回首处、写幅秋江画稿。
忠孝家风,文章世业,自是千秋少。沧浪一卷,旧游都付清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秋江垂钓时的豪情壮志,展现了古代文人"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矛盾心理。
上阕以渔夫形象开篇,"雨蓑烟笠"看似普通渔翁打扮,实则暗藏"万里封侯"的远大抱负。在开阔的江天之间,人物显得渺小,但"射虎雄心"等句表明他并非甘于平淡之人。"云帆风便"暗示机遇来临,终将离开这垂钓之地。
下阕揭示人物真实身份:一个暂时隐居的豪杰。"投竿仗剑"的转折,说明垂钓只是韬光养晦。当他换上华服("缓带轻裘")回望秋江时,这段隐居经历成为艺术创作的素材。最后点明这是世代忠孝的世家子弟,将江湖经历化作书卷中的清雅回忆。
全词妙在把两种对立身份完美融合:既是淡泊的隐士,又是胸怀大志的豪杰。通过秋江垂钓这个生活片段,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智慧。语言上既有"水阔沙平"的写意画面,又有"忠孝家风"的庄重表白,刚柔并济,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