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悲剧故事,主角是吴国忠臣伍子胥。全诗用八个画面串起了伍子胥的悲壮人生。
前两句先定下悲伤基调:吴越争霸的故事本就令人唏嘘,而伍子胥祠堂更让人心碎。三四句用两个著名典故: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暗中准备复仇,美女西施"捧心皱眉"迷惑吴王,暗示忠臣被谗言所害的伏笔。
五六句直接写伍子胥之死:他被装进皮袋(鸱夷)抛入江中,冤魂化作白马素车掀起钱塘怒涛。最后两句最震撼:他临死要求把眼睛挂在城门,要亲眼看着吴国灭亡,而曾经辉煌的姑苏台如今只剩野鹿在荒草中奔跑。
全诗妙在把历史典故化作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画面:卧薪尝胆的阴谋、西施捧心的媚态、鸱夷沉江的惨烈、白马驰浪的奇观、悬目观亡的执念,最后用鹿走荒台的苍凉收尾。通过这些画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忠臣的冤屈、一个国家的兴衰,以及历史无情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