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庭有白海棠一株,花时甚芳,忽经夜雨摧残,触绪感怀,偶填一阕志之
月被云迷,花逢雨折,古今缺事难全。
一夜江风,无端吹坠尘寰。
芳心枉自如霜洁,怎禁它、一例摧残。
證前生、欲诉梅花,梦断孤山。
含葩自是侬于画,到飘零狼藉,同此凄然。
绿章谁奏,柔魂莫问青天。
斜阳依旧迷蝴蝶,妒双飞、怕卷帘看。
任东风、收拾春光,莫惜华年。
一夜江风,无端吹坠尘寰。
芳心枉自如霜洁,怎禁它、一例摧残。
證前生、欲诉梅花,梦断孤山。
含葩自是侬于画,到飘零狼藉,同此凄然。
绿章谁奏,柔魂莫问青天。
斜阳依旧迷蝴蝶,妒双飞、怕卷帘看。
任东风、收拾春光,莫惜华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株白海棠在夜雨中被摧残的情景,借此表达了人生中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无奈。
首先,诗词开篇用“月被云迷,花逢雨折”来形容月亮被云遮住,花朵被雨水打落,暗示了生活中美好事物往往难以长久。接着,“一夜江风,无端吹坠尘寰”进一步描绘了白海棠在风雨中凋零的景象,仿佛一夜之间从高高的枝头坠入尘世,象征着美好的瞬间被无情地摧毁。
然后,诗人通过“芳心枉自如霜洁,怎禁它、一例摧残”表达了白海棠虽然纯洁如霜,却无法抵挡外界的摧残,这其实是在借花喻人,暗示了人在面对命运的无常时的无力感。
接下来,诗词提到“證前生、欲诉梅花,梦断孤山”,这里的“梅花”和“孤山”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高洁与孤独。诗人似乎在说,白海棠的前世或许与梅花有关,但如今它的命运已经断裂,无法再与梅花相诉,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在现实中破灭。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含葩自是侬于画,到飘零狼藉,同此凄然”来形容白海棠从含苞待放到凋零的过程,表达了从美好到破灭的转变带来的凄凉感。而“绿章谁奏,柔魂莫问青天”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凄凉,仿佛在问:谁能为我奏一曲哀歌?柔弱的灵魂又何必去问苍天?
最后,诗词以“任东风、收拾春光,莫惜华年”作结,意思是任凭春天的东风吹走美好的时光,不必再去惋惜逝去的年华。这是一种无奈的接受,也是一种对命运的豁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白海棠在风雨中凋零的描写,表达了人生中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常,以及人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与豁达。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生命中那些无法挽回的遗憾与感慨。